• 六安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欢迎您!☶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网站首页
  • 商会概况
  • 商会动态
  • 政策法规
  • 参政议政
  • 经济服务
  • 对外联络
  • 资料汇编
  • 民企风采
  • 专题活动
  •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商会信息 >> 参政议政

    发展县域经济 应重视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

    2014-03-18  六安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 阅读数:44102 【字体:  【打印】 【关闭】

    在市政协四届一次会议上的发言

    裕安区工商联

    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在当前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时期,正确选择工业主导产业对于实现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一、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的区别

    主导产业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及较强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的产业,主导产业对其他产业发展起前向拉动和后向推动作用,代表着产业结构演变方向和发展趋势。支柱产业是指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处于供求关系中心,规模较大,生产率较高,吸收运用新技术较快,附加值较大的产业,支柱产业对社会生产总值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起支撑作用。二者区别在于:主导产业具有扩散效应和产业关联度强优点,短期内能使产业结构高级化;支柱产业体现在对县域经济支撑作用和规模效应,对其他产业作用力较小,一般不能直接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二者联系在于:主导产业具有支柱产业属性,但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具有发展成支柱产业的潜质,某些主导产业就是支柱产业。

    二、工业主导产业选择的意义和作用

    在现代化、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宏观背景下,产业分工越来

    越细化,互联互通越来越深化,工业主导产业的培育发展对于提升县域经济质量具有风向标式作用。

    (一)可以发挥扩散效应,引领产业集聚。工业主导产业具有扩张能力强等引擎作用,短期内可以整合资源,创新政策,从而促进相关产业集群集聚。

    (二)可以发挥动力源效应,促进转型升级。工业主导产业可将先进技术和创新成果迅速传导至整个产业链,从而实现一个产业、一个区域生产力水平大提速大发展。

    (三)可以发挥旁侧效应,推动一二三次产业优化。工业主导产业关联度强面广,旁侧影响大,对服务业和其他产业发展发挥乘法效应,从而推动县域经济上台阶上水平。

    三、对工业主导产业选择的几点建议

    主导产业选择的方法主要有比较优势理论和扶植幼小产业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强调主导产业的区域性和优势性,把优势产业作为工业主导产业,实现做大做强。扶植幼小产业理论则强调代表工业未来发展方向,把具有发展潜力的弱小产业作为工业主导产业精心培育。实践中往往把二者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侯选工业主导产业特征、区域优势、发展潜力及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等因素。下面以裕安区工业发展为例提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工业主导产业选择应充分考虑产业结构发展演革。

    2000年以来,裕安区走出了一条企业集聚、工业集群发展新路子,初步形成机械制造、轻纺服装、农副产品加工和新型建材四大工业板块,其形成过程既是传统工业延续、衍生、变革和发展的过程,又是创业、创新、吸收和转化的结果。如:机械制造是汽车零部件的升级板,农副产品加工是农林牧茶资源有效开发的体现,轻纺服装是产业转移、回乡创业和劳动力红利的产物,新型建材是国家新兴产业政策的结果。

    (二)工业主导产业选择应优先考虑产业政策和布局规划。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之路是裕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向,但工业主导产业选择和培育必须符合国家和省市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应注重特色产业园区建设,防止同质化。

    (三)工业主导产业选择应科学分析比较优势度。从定量上应从劳动生产率方面进行分析。如:2000年裕安区社会生产总值全员劳动生产率为0.16(据不完全统计,以年为单位,下同),规模工业劳动生产率为0.36,高于同期20个百分点。2012年社会总产值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83,其中机械制造、轻纺服装、农副产品加工和新型建材全员劳动生产率分别为2.17、1.19、2.95和5.56,明显高于2000年全员劳动生产率和规模工业劳动生产率,分别高于2012年全员劳动生产率34、-64、112和373个百分点,除去轻纺服装外,其他均具有显著比较优势。从定性上应从纵向和横向进行比较,如:机械制造具有市场、技术及人力等优势(2009年全市19家汽车零部件企业,裕安区占8家)。农副产品加工外向度较高,80%以上加工成品出口或外销(裕安区为皖西白鹅和六安瓜片原产地及主产区,固镇镇为六安市唯一一家省级羽绒羽毛产业专业集群镇)。新型建材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兴产业,应通过扶植幼小产业理论加以选择,和太阳能光电等作为工业主导产业优先培育。轻纺服装大部分为来料加工、订单生产、贴牌生产等劳动密集性生产,随着劳动力成本上扬,原材料价格上涨,要想做大做强,必须走自主品牌、研发创新之路。

    (四)工业主导产业选择应重点分析经济发展贡献度。运用增加值、营业收入、利润、入库税金等四项指标所占比重,反映主导产业对工业经济贡献能力。以规模工业为例,2012年实现增加值34.27亿,其中机械制造、轻纺服装、农副产品加工和新型建材分别为8.32亿元、5.29亿元、11.08亿元、9.25亿元,所占比重分别为24.3%、15.4%、32.3%和27%;实现营业收入117亿元,其中机械制造、轻纺服装、农副产品加工和新型建材分别为26.6亿元、15.6亿元、43.3亿元、19亿元,所占比重分别22.7%、13.3%、37%和16.2%;实现利润5.94亿元,其中机械制造、轻纺服装、农副产品加工和新型建材分别为1.6亿元、1亿元、2.2亿元、2亿元,所占比重分别26.9%、16.8%、37%和33.7%;实现应入库税金3.48亿元,其中机械制造、轻纺服装、农副产品加工和新型建材分别为0.97亿元、0.17亿元、0.38亿元、0.85亿元,所占比重分别27.9%、4.9%、10.9%、24.4%。从上述分析来看,轻纺服装为综合素质表现较差(营业收入和税收均低于15%)的一个产业,从长远来看不宜作为主导产业加以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