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安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欢迎您!☶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网站首页
  • 商会概况
  • 商会动态
  • 政策法规
  • 参政议政
  • 经济服务
  • 对外联络
  • 资料汇编
  • 民企风采
  • 专题活动
  •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商会信息 >> 商会要闻

    下大力气解决当前工业企业用工难的问题

    2011-05-19  六安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 阅读数:10939 【字体:  【打印】 【关闭】

    “十一五”期间,随着工业化核心战略的强力实施,我市工业化进程加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每年以39%的速度增长。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工业企业反映用工难。随着调研的深入,我们认为企业用工难已逐渐成为工业企业发展的瓶颈,应下大力气解决这一问题。

    一、当前企业用工难的原因分析

    当前工业企业用工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招工缺口大。从调研的20家企业来看,用工基本满足的只有2家,占10%;缺工200人以内的12家,占60%;缺工300人的4家,占20%;缺工500人以上的2家,占10%。二是流动性大。流动员工占全部用工10%以内的3家,占企业内的15%;在20%--30%的12家,占60%;在30%以上的5家,占25%。

    具体原因:(一)市场需求因素。一是需求总量快速增长。随着招商引资等大量企业投产,近年来仅六安市区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在3万个左右,而且都要求是熟练工,市场明显供不应求。二是产业结构因素对普工需求量大。企业反映越是一线的工人越难招,20家企业流水线工人缺口平均在三成,装卸、搬运岗位根本招不到人。

    (二)保障因素。一是工作酬薪偏低缺乏竞争力。我们在抽样中发现,月工资在1500元以下的占74%,1500元以上的占26%。工资酬薪明显偏低,尤其与劳动强度不成正比。二是社会保障制度不落实,缺乏吸引力。20家企业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9家,占45%,而且只是选择性的。企业在劳动合同中往往只明确了基本工资,工作时间、加班工资,而对公休假待遇、学习培训情况、加班工资计算方法等都不明确。外地企业提供的夫妻住房、为子女入学提供帮助等,我市无一家企业有这样的安排。

    (三)培训与需求脱节。劳动保障、农委等部门开展的下岗再就业和农民培训,大多是电脑、驾驶、厨师、养殖技术等,学习周期短,收效快,但产业工人不沾边。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机构开办的专业大多是幼师、汽车、摩托车维修等,少数学校开有车工、焊工等机械制造方面的专业,与本地的产业结构不匹配。

    (四)就业者不愿意做普工。城市里新生代大多接受了较好的教育,学历越高越不愿意当工人。新生代农民工养家糊口的压力远没有父辈们大,他们更注意城市环境、职业的自由度等,不愿意在流水线上当普工。

    此外,劳动力市场网络不健全,信息不对称等也是原因之一。

    二、对策与建议

    造成用工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解决问题也必须多管齐下。

    (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一要宣传好六安,提高六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要营造产业工人光荣的舆论氛围,开展职工劳动模范评比表彰,开展职工劳动竞赛等;三要制定政策,鼓励农民工回乡就业,鼓励各类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就近就业; 四要建立公益性宣传平台。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都应开设特定的公益性栏目,固定时间发布用工需求信息,大力营造良好的就业舆论环境。定期开办“就业直通车”,推介企业,增强企业招工的吸引力。

    (二)完善服务体系。一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市、县(区)、乡、村四级都应建立就业服务平台,做好信息发布、职业介绍。求职指导和推荐培训等工作。二要加快劳动力市场规则的建设,防止市场垄断、歧视等不正当行动,防止对农民工实行歧视性的不合理收费。三要建立跨区域的劳务协作机制,积极为企业引进技术型人才。四要定期举办各类招聘会。五要建立企业空岗报告制度。六要建立健全职工服务平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其他工业集中区,应建设职工社区,为职工提供住宿、家庭生活、子女上学、就医、文化娱乐、交通运输等服务。七要加强劳动监察力度,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规范企业用工行为。

    (三)大力开发劳动力资源,积极培育产业工人。一要制定区域劳动力资源开发规划,搞好培训与就业的统筹安排;二要开展校企合作。1、让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机构走进企业,了解企业需求。2、整合培训资源,鼓励校企合办、企业参股、企业投资等方式,以便企业和培训机构良性互动。3、整合各部门的培训工作,引导培训课程向培养六安急需的产业工人倾斜。4、改造和完善一批教育培训机构,完善教学培训条件,建设一批能起 示范和带动作用的产业培训基地。

    (四)企业自身应创造“留住人”的环境。一是提高待遇,增加吸引力。解决用工短缺的关键是提高职工工资待遇。本市企业要认清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扬的客观现实和发展趋势,应根据国内劳动力市场工资平均水平,及时调整职工工资,尽量接近甚至超过周边地区薪酬水平,增强企业吸引力。二是规范管理,减少职工流失。应理性地审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关系,改变短期用工不良行为。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定期足额发放工资,改善工作环境,保障和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其次,企业应在用工方面有长远计划,应根据生产特点,合理制定全年用工计划,避免企业在用工淡季时员工大量流失。三是重视企业文化,增强凝聚力。应对员工实行人性化关爱和贴心式管理,丰富员工文化生活,满足员工精神消费需求,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四是加大技改,提高用工效率。应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推进工艺创新、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员工体力劳动的依赖度,逐步减少苦、脏、累、重岗位。 (二○一一年一月十六日